让学生真正享受“快乐大课间”(夏静)


让学生真正享受“快乐大课间”
逸仙小学     夏静
2007年4月29日,全国“阳光体育”活动拉开序幕。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能和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比例迅速上升,这些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纠正这种偏向,就要转变全社会的教育观、健康观和生活方式,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到应有位置,保证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
  我们逸仙小学具有悠久的体育历史,早在1999年就是市女子篮球统学校,学校每学期都坚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孙中山的博爱文化”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两年的大课间活动,让我们进步了不少,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成长了,我们的学校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和好评。也许有人会问: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次次,不会觉得单调厌烦吗?怎样能使学生不觉得枯燥无味?我觉得有两句话是要牢记的:一是什么是特色?坚持就是特色!二是什么是特色?就是在坚持中,多一点精神,多一点思想,多一些趣味,多一些发现,多一些教育,多一些变化……
   “多一点精神,多一点思想”指的是教师的“奉献精神,参与意识”。学校虽有领导小组,虽有检查制度,但作为班主任及课任教师平时要能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每天坚持深入学生中,认真组织,与生同动,与生同乐。
    “多一些趣味”就是将“趣味”引入大课间—跳皮筋活动中。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趣味学生会因此把“大课间活动”看做是一种享受,达到在快乐中锻炼身体的目的。跳皮筋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变化的队形中,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的情绪得到调动,整个人都有精神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动作的难度,可以是集体跳、个人跳、花样跳、比赛跳,还可以做一些“游戏”,学生往往乐此不疲。
    “多一些发现”就是组织者要有欣赏的眼光,要有发现的心,对有创新的,有进步的同学及时发现及时表扬,让他们到前面来展示,让大家向他们学习;对一些动作总是不到位的,要及时帮助、示范、纠正、鼓励,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会有不断创新的花样,而且每一个人都会有进步,每个人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多一些教育”是指体育与德育的结合,大课间趣味体育活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互谅互爱,共同创作。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
    “多一些变化”我想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跳绳、踢毯子”,还可以有计划地逐步开展五球、三棋、田径等活动,甚至还可以编一些韵律操、绳操等,培养学生多种技能,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使师生的体育生活得到充分的展示,尽享体育的乐趣!
    总之,开展大课间活动,可以使学生精神兴奋,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地进行一天的学习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而作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课间活动,不少学校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长期以来,课间仅限于学生做早操或者是跑步,数年如一日的课间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应付而已,所达到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这样它就禁锢了学生个性的发挥,还养成了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改革,我们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大课间活动,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并使之成为我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大特色,形成了我们逸仙小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文获学校征文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