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提升,在合作中收获”
——逸仙小学体育教研组积极创建“学习型备课组”小结
南京市逸仙小学 夏静
加强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为积极响应玄武区提出的“创建学习型备课组,积极打造学习型学校”的号召, 逸仙小学体育教研组积极创建“学习型备课组”,开展了有效的学习研究工作。
一、合作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打造学习型备课组的核心是学习。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关键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每个人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因此,体育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促进了个人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体育教研组的每位教师都能够积极参加每一次的教学研究讨论,并按照计划认真主讲相关的研讨内容。平时无论是谁遇到教学中的问题,大家总能及时提出并相互交流。我们经常不定期地学习相关资料,利用空课时间认真学习,及时了解学情,进行教情分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课前准备工作,备课时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为了开展好教研工作,体育组团结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收获到丰硕的果实。如为支持夏静老师参加南京市体育骨干教师的赛课活动,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在一次次的备课、磨课,一遍遍的试教中,夏老师在激烈的竞争中摘取了一等奖的桂冠。当喜讯传来后,她激动地说,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回想参赛的过程,我们看到了感人的幕幕情景:为了一句导语的设计、为了一个环节的安排,大家常常反复斟酌,精益求精;为了陪夏老师试教,几位老师经常顾不上去接孩子,加班加点毫无怨言。集体的智慧就是无穷的力量,成绩的获得是大家的功劳!
二、乐于奉献,体育工作彰显特色
打造学习型备课组必须实现合作学习,目的是为取得更高层次上的共识,集思广益,激发出高于个人努力的群体智慧。而在此基础上,需要的是每位老师的无私奉献。
为增进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保证学生足够的运动时间,逸仙小学始终如一地保留着深受师生欢迎的月末体育竞赛这一传统活动,而体育教研组为这一活动的开展付出了无数的辛劳。每一次的策划组织、每一次的投入训练、每一次的比赛过程、每一次的总结表彰,都离不开体育组老师的辛勤付出!丰富多彩的月末体育活动使每个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在竞争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还使我们的家长更支持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了。
体育教研组不仅井井有条的认真完成学校的常规工作,还勇于创新,彰显特色。如:在学校的市级德育课题《基于孙中山博爱思想的亲情教育的实践研究》中夏静老师被选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她与裘烨老师积极承担了子课题的研究,并围绕该课题申报了区级课题被批准立项。为了不断创新,开创学校体育教学的新局面,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体育组注重挖掘新的教育契机,积极思考特色体育活动, 经过体育组多次交流、沟通、请教,决定从民间体育活动入手, 开展了系列亲子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还积极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信息平台,告之家长体育讯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民间体育运动的情况,家长对学校普及民间体育运动表示了赞同,这一切的一切都表现出了家长对学校、对孩子们的关心,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时间更多了,感情也更进了。在这种手把手的活动中,孩子学会了照顾父母,父母也在活动中改变着孩子的行为,特色体育活动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奋勇争先,体育教学成绩显著
有体育就有竞争,多年来每个体育组的老师都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如夏静老师一直承担校田径队的训练和比赛任务, 期间所带队员获得金牌6枚,银牌10枚,铜牌10枚.团体项目两枚金牌,每年的冬季环湖比赛,队员们个个得奖,人人拿分,为学校争得了宝贵的分数,去年我校田径队员获得长跑比赛个人冠军,团体总分第三的好成绩!长绳队一直是我校金牌项目, 经历了辛苦的训练,长绳队不负众望,蝉联两届冠军!孙瑜老师所带的排球队则获得了市第三名的好成绩;裘烨老师所带的女篮则多次获得市冠军,为学校、为区里争得了荣誉。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汗水。学校的男子排球队组建才八个月,每天的训练都在业余时间。在学校聘请的排球教练沈指导和体育孙老师的带领下,无论是清晨还是放学后,12名队员们都坚持训练。有的家住得很远,为了不影响早上的训练,五点钟就起床了。可喜的是,这些队员都品学兼优,队员宋庆尧在区六年级调研考试中获得了全优的佳绩,队长张亚洲还是学校的大队委。女篮队员长期以来在体育裘老师的带领下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到体校训练,多次登上冠军宝座。球场上,队员们奋勇拼搏;学习中,她们也力争上游。优秀队员季明珠同学还被评为市“大华锦绣华城杯”儿童篮球比赛女子组最佳球员的殊荣,这支篮球队还应邀参加了“大华十九载 儿童嘉年华”活动,有幸与到场的嘉宾胡卫东率领的江苏男篮和熊艳率领的江苏女篮全体队员进行了零距离接触。胡卫东和熊艳在“大华未来之星”小球员的T血衫上签名留念,并和“大华未来之星”共同点燃生日蜡烛,庆祝大华十九华诞,学校女篮队员还与嘉宾一起尽情地参加了“欢
乐儿童嘉年华”系列活动。
新的学期体育工作也有了新的气象,进场音乐的调整、全校搏击操的推广、大课间活动—“跳皮筋”的开展,每项活动都带来了新的气息,在学校特色操的选择上,体育组老师没有按老的套路去做,结合自身专长,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去编排新的搏击操,刚开始的动作并不太适合学生,经找教练修改推敲,最终确定全套动作,我们利用每节体育课,在没有树荫的操场上一节节的传授,学生的一举手一头足我们都严格规范,短短两个月时间,当孩子们在“功夫小子”音乐声中有模有样、兴致勃勃做起来的时候,在场的老师都眼前一亮,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亮点,为了让学校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搏击操的同时还策划了另一项大型活动—“跳皮筋”,当大家在开学初看见学生们在彩色皮筋中灵活穿梭的身影,不禁勾起了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
建设学习型备课组,要循序渐进,要有信心、有耐心、有毅力,要拿出雷锋的“钻”劲和鲁迅的“挤”劲!我们体育教研组讲充满信心的精心打造,开创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