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先进?古今及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水平、成绩等位于前列,可以作为学习榜样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知识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承担者、开拓者和促进者,肩负着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任,党员教师是教师中的优秀者,党员教师的先进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职业特点。新时期党员教师的先进性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第一,体现在党性修养上。何谓党性修养?也称党性锻炼,是共产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修养。它包括: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思想意识修养,道德修养,作风修养,组织性纪律性修养等。
政治修养,即党员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主要是指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中央的决议和指示,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对一切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实行,毫不含糊地进行斗争。理论修养,特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修养,其主要表现为认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科学论著,完整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指导思想和行动。思想意识修养即用科学的世界观与非无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自觉与个人主义、利已主义思想作斗争。道德修养,特指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即党员按照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共产主义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高尚的政治品德,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作风修养,即我党在六十年前就提出的理论联系实践,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文化修养,指党员通过学习,掌握本行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实际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等,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行业的专家。组织纪律性修养,即指党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立场,方式和态度,去对待党组织和其他党员,这就是党员在组织上的修养,党员在纪律上的修养则反映出党员对党的纪律的认识程度和执行的自觉程度。
在新时期,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我认为,一是看他能否坚持党员的先进性,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率先垂范,敢为人先,走在教育及改革的最前沿,把教师这份职业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去追求,去实践,去探囊取物索;二是看他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经行起金钱,物欲,名利的诱惑,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成为教师中的一面旗帜。
第二,体现在人格塑造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努力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者的人格则是实现受教育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资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其认为,教师人格对受教育者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规格。”教师是通过自身的人格来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因此,党员教师的先进性还应该体现在对自身人格的塑造上。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人格也不属于道德品质的范畴之内。党员教师的人格表现,我以为可归纳为;把教师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全身心投入,无怨无悔;把真挚的感情倾注给学生,不思索取;对事业孜孜以求,对他人宽容大度,对生活乐观向上,与事业相融,与时代同步,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第三,体现在专业成长上。党员教师的先进性,很重要地应该体现在个体的专业上。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千不可满足于“传道、解惑、授业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引导者、设计者。教师必须自觉将自身的成长与时代前进的步伐合拍,努力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其先进性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