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年逸仙
校园概况
校园变迁
校风校训校歌
中山足迹
优秀集体
校园风光
校务公开
学校老照片
项目制学习
党团建设
党性修养
党员风采
党员生活
党团牵手
逸仙学子
队旗飘飘
我的荣誉
校园之星
星星火炬
熠熠星光
电子期刊
心理教育
逸小心理活动
心理知识
心理测试
心育美文
心育论文
教师发展
博客空间
科研天地
科研动态
硕果累累
特色课程
个人课题
获奖论文
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展
家长学园
亲子关系
亲子活动
家教文库
有问必答
责任督学
首页
百年逸仙
校园概况
校园变迁
校风校训校歌
中山足迹
优秀集体
校园风光
校务公开
学校老照片
项目制学习
党团建设
党性修养
党员风采
党员生活
党团牵手
逸仙学子
队旗飘飘
我的荣誉
校园之星
星星火炬
熠熠星光
电子期刊
心理教育
逸小心理活动
心理知识
心理测试
心育美文
心育论文
教师发展
博客空间
科研天地
科研动态
硕果累累
特色课程
个人课题
获奖论文
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展
家长学园
亲子关系
亲子活动
家教文库
有问必答
责任督学
首页
家长天地
家教文库
从商与做人
发布时间:2011-02-25 16:12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量:2286
分享
微博
微信
人人
QQ好友
QQ空间
豆瓣
领英
从商与做人
乔家大院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战争和动乱,到今天保存得相当完好。究其原因,还在于乔家为富而仁、宽厚、善良。
光绪年间,曾有土匪想抢劫乔家,欲在乔家大院内或乔家堡村里,找一个“内应”。但乔家善待家中的佣人、长工,对他们从不打骂,尊重人格,帮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每年除吃、住、用之外,尚有50-100两银子的工钱。佣人、长工感恩于乔家,当然不肯当土匪的内应。乔家也善待乔家堡的乡亲,平常乔家大院外都拴几匹马或几头牛,供乡亲们无偿使用,过年过节时就把肉、面送给困难的乡亲,乡亲们有什么困难,都能得到乔家的帮助。乡亲们自然也不肯当土匪的内应。土匪看到这种情况,只好打消了抢劫乔家的念头,乔家躲过一劫。
1900年,山西的义和团也相当活跃,他们到处追杀洋人和教民。一座意大利教堂的七个修女被义和团追杀,乔家救下了她们,并用柴车把她们送到山西与河北交界的安全地带。意大利大使馆感恩于乔家,并赠一面意大利国旗。1937年,日本人侵犯山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乔家把意大利国旗挂在门口,日本人看见是盟国的院落,就没有进入,乔家又躲过一劫。
抗日战争期间,乔家人都逃往天津、北京,但乔家的佣人、长工仍然保护了乔家大院,使乔家大院在战争中免遭破坏。
解放后,乔家被分给贫下中农,但当地群众感恩于乔家,不肯入住,于是乔家大院被祁县政府使用,以后又成为晋中地区党校所在地,没有受到破坏。“文革”中,红卫兵也企图进入乔家大院,但守大院的原成瑞老人把大门关上,一个人驻守这座空城,面对十几米高的院墙,红卫兵也无可奈何。
乔家做人极为低调、谦和,即使在成为巨富且又有深厚的官方背景之后,也未改这一家风。乔家在新建西北院正院时,那里有一家张姓人家的房子。乔家愿出高价,但那家人不答应,乔家就把工程拖了下来。几个月后,张家出了人命官司,急需钱打点,找乔家帮忙,乔家仍按高价把地买下。第二次扩建要拆一王家的社庙,乔家取得了王家人的同意,又修一座王官庙,比原来的社庙造价高好几倍。乔家从未为什么事情与邻里乡亲发生矛盾。
在晋商中,不仅乔家如此,而且几乎所有成功的晋商富户都是如此。不仅晋商如此,中国十大商帮,几乎每个商帮中的成功商人都是如此。那个时代的富商远非今天开着宝马
撞人的富人所能比。究其根源,就是他们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讲究从商先要学会做人,成功的商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经商中,他们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为宗旨,成功后以传统文化的做人标准要求自己。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确立了一套如何做好人的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有“修身”,才有其他。“修身”指个人的道德修养,首先得把自己修炼成有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做成其他事业。“修身”的标准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最低标准是“独善其身”,自己做一个好人,最高标准则是要“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各商帮的商人无论是否读过儒家的书,都按这一标准要求自己,并努力实践。
按照这条做人标准,各商帮的商人都奉行“义、信、利”的原则,即把“义”放在第一位,有时往往取“义”而舍“利”。20世纪30年代,山西流行“晋币”,晋币与法币比价为1:1,客户存入有晋币,也有法币。以后蒋冯闫大战中,阎锡山失败。晋币与法币的比价下跌为25:1,但乔家的大德通票号,宁可自己破产也要向客户一律支付法币。这就是儒家主张的“舍生取义”。其他商帮商人中类似的取义舍利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我们过去的宣传总是说“为富不仁”。富而不仁者的确有之,但“穷”而不仁者也并不鲜见。不能根据贫富来划分人的道德。应该说,社会道德的沦丧是传统文化被破坏的结果。在明清两代,传统文化还在人们头脑中占统治地位。商帮中商人的为人还是传统文化在起决定性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要有物质文明,又要有精神文明。各商帮的商人通过 “商”已经实现了物质文明,他们成功后更着重精神文明。这些商人家族能几代,甚至十几代不衰,其诀窍正在于这种文化传承。
这种文化传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注重个人的文化道德修养,包括处处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和家人,还包括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各商帮中都有不少商人是文化人,以藏书、读书为乐;二是重视教育。商帮中有些商人重视教育是为了 “学而优则仕”改换门庭,徽商中这一特色尤其明显。但更多的商人并没有入仕的想法,重视教育,让子女读书,还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其实在各商帮中,经商与个人文化道德修养也是相辅相成的。
“修身、齐家”仍属于个人的事情,即“独善其身”。作为成功的商人,仅仅有“独善”是不够的,还必须“兼济天下”,即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或者说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各商帮中的商人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封建时代,人们把政府、皇帝作为国家的代表,关心国家利益就体现为“忠君”思想,爱国与忠君是一致的。对于皇帝所决定的事、政府所做的事给予支持就是他们的爱国行为。这种支持有些是通过他们的商业活动来进行的。清初在康熙皇帝出兵讨伐噶尔丹的叛军时,晋商范家承担起运送军粮的任务。他们的这种商业行为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政府运粮每石需120两银子,而范家承运,每石仅收40两银子。仅这一项军费就为政府节省600余万两。以后在清政府的多次用兵中,都有晋商为其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这尽管也属于商业活动,但晋商在参与这种活动时,更多考虑的还是国家的需要。通过商业活动为国服务是中国商人的传统。
更为直接的爱国是国难当头时,商人所作的贡献。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官员已预料到英国的入侵,决定加固广州海防,但当时政府资金困难。于是,粤商以伍秉鉴为首的十三行自愿捐资10万两白银,加固防御工程,使英军进攻广州的计划失败。鸦片战争开始后,伍秉鉴和十三行的行商们仍旧积极募捐,出资修建堡垒,建造战船,制造大炮。《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要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相当于1470万两白银)。粤商又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赔款,其中伍家100万银元,行商会所134万银元。其他行商66万银元,共计300万银元。尽管这些钱并没有救下中国,但还是暂时救下了清政府。用金钱换取一时之安也是无奈之举,商人为清政府的错误政策“买单”,起码在当时条件下也应该算是一种爱国行为。
“兼济天下”当然不仅仅是爱国,还包括关注社会,关心公众利益。这也是中国商人早已形成的传统。他们平日把扶贫、办学、修路、建庙、慈善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不遗余力,出资、出力。各个有商帮的地方,教育与公益事业都较为发达,这与商人重视这些事业相关。各地的地方志中都有商帮从事公益事业的大量记载。
当社会上出现了自然灾害时,商人更是热心救助,出钱又出力。所谓“出钱”就是自己出钱,从事救灾工作,所谓“出力”就是组织社会救灾工作。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短期几个月内,据不完全统计,晋商共捐款12万两白银,而且还施粥救济难民,仅乔家所设的粥棚,粥锅就达一百口,且要求熬的粥 “插上筷子不倒,解开布包不散”。常家为了让灾民有尊严地接受救济,还以修戏台为名,为灾民提供就业机会。此外,晋商还承担了捐款的募集、汇兑和发放,协助政府进行救济工作。在当年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各个商帮都是救灾的主体。这类记载也出现在各地地方志和文人的笔记、日记中。
人们经常问,明清的商帮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今天的商业和明清时代已经有了本质性差别,今天的企业经营也要比那时复杂得多,明清商帮那一套经营和企业管理之道,今天已很难学到,而且也不再适用,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这就是他们的商业道德:为人处世之道,以及成功不忘国家和社会责任的精神。这也是商帮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一篇:
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下一篇:
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