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学堂】以学促思重表达,搭建支架求发展 ——逸仙小学数学组开展“表达力”训练交流会


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31日下午,逸仙小学数学组在五楼会议室交流学生“表达力”训练的情况,老师们展示互动,气氛热烈。
大家有没有遇到孩子描述事情说不清的情况?有没有过孩子吞吞吐吐,不知所云;你着急上火,无济于事的挫败感?这就是孩子表达力不够,训练不到位的典型表现。章文倩老师虽然是个新教师,却乐于钻研,勤奋努力。她指出好的表达应有四要点:够准确、有依据、有条理、能感染。针对这几点,章老师提出:复述、转述、示范、强化等实用性的好建议。这些策略同样适用于生活哦,赶紧用起来吧!

徐海燕老师指出:光靠机械的模仿效果还不够,还需要孩子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这时,教师需要搭建脚手架,给孩子们提供表达的范式:因为……所以……;不仅……而且……;随着……随着……;先……再……然后……。别小看这些句型,它能帮助孩子形成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哦!

随后,金秉蓉老师针对课堂上的训练做了一些阐述。一个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是单调且缺乏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成为孩子们的舞台,教师则充当引路人的角色。金老师出示了一人抛球,多人传球,最后高手总结的生生互动视频,获得了在场教师的肯定。
学生表达的好坏,老师能听的出来,孩子同样也能听出来。董莉老师运用学生互评的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在锻炼speaking的同时,也能从别人那里吸取经验或者反思问题,从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数学特级张齐华老师曾说:学生表达力的培养是时代所趋,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数学表达的机会,丰富数学表达的样式。张绪波副校长就此进行了总结:教师要设计大问题探究,要小切口纵深,帮助学生“明理”、“立序”,要立志于实现从“鱼”到“渔”到“愉”的过程。期待数学组的深入研究,也希望学生领略到表达的魅力,从中受益终身。
                                                                                                                      (逸仙小学  金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