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里的孩子衣食无忧地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时,我们无法忽视贫困山区里的孩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因为贫穷,他们不能感受汲取知识的快乐;因为贫穷,他们无奈辍学,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因为贫穷,他们甚至大字不识一个……他们无力改变贫穷,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爱,是真情的流露;爱,是无私的奉献;爱,是架起友谊的桥梁……为弘扬"博爱"精神,帮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我校从2001年起设立了孙中山"博爱"助学基金,和贵州金堡小学开展了"手拉手"活动,学校每年捐助3000元用来资助金堡小学30名贫困学生。5年来,在"博爱"助学金的资助下,先后使数百名孩子重返校园,圆了贫困孩子的求学之梦。我们这一举措照亮了山村孩子的心,延伸了山村教育的希望。
5年过去了,这些家穷志坚的孩子一直牵挂着我们的心。带着全校师生的祝福和嘱托,三年前,我校荣获第五届"孙中山奖教奖学金"的师生代表远赴贵州看望了受资助的学生并走访了贫困家庭。三年后,荣获第八届"孙中山奖教奖学金"的师生代表又千里迢迢地赴贵州,为我们的"手拉手"学校--镇远金堡小学捐资助学。
走进大山,感受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求
今年七月二十五日,在皇甫校长的带领下,我校荣获第八届"孙中山奖教金"的老师和"孙中山奖学金"的学生代表,一行7人风尘仆仆地飞赴贵州。贵州省是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地方。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都是那样地令人流连忘返!可贵州更别有一番韵味!贵州的山,层峦叠嶂,峰耸岭竣,气势十分磅礴。而闻名于世的黄果树瀑布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生生不息的对生命的呼唤!
亚洲第一大瀑布对我们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可真正令我们牵挂的却是那些即将失学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因此,我们无暇先去领略大瀑布的壮观,仅在贵阳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搭上了最早的一班火车赶往镇远县--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那里有一所乡村小学--金堡小学;那里有一群孩子--即将失学的孩子;那里有几十个家庭--贫困家庭,在翘首期盼着我们的到来!5个多小时后,我们在火车站被早已守候在那的金堡乡政府、教育局和金堡小学的领导们迎进了小车,顾不得再多说什么了,载着我们的小车沿着迂回的山路颠簸着向金堡小学驶去……
在当晚的捐赠仪式上,皇甫校长代表学校给30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捐赠了"博爱"助学金3000元;"孙中山班"班班主任王跃进老师则代表"孙中山班"捐赠了大量崭新的学习用品。我清晰地看到,孩子们接过"博爱"助学金和簇新的文具时激动得哭了,他们的家长也悄悄地抹去了感激的泪水。那一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山区的孩子们对上学的渴望!
听听失学孩子的心声吧!"我是二年级的邰再花,是地地道道的苗家姑娘,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我。五口人全靠爸爸一个人来养活,全家人的生活过得很艰难。以前我家住在贵度,那里挣钱很难。因此,爸爸妈妈想在金堡建一幢小木房居住方便谋生。可就在建木房的时候,爸爸突然从楼上摔了下来,把肋骨摔断了。眼看快开学了,家里实在找不到钱,姐姐只好被迫辍学,我也只能推迟一年上小学。2003年,老师去我家家访,他告诉我们南京逸仙小学设立了"博爱"助学金资助像我一样的贫困生。就这样,姐姐、弟弟和我又重新背起了书包。
爸爸的身体渐渐好转,家里又有了笑声。可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去年姐姐得了脑膜炎死了,可为给姐姐看病家里欠下了一大笔钱。全家人只能继续挨饿受穷!但是有了你们的资助,爸爸、妈妈也有了勇气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支持我和弟弟上学。
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听不懂汉话,听课很吃力,学习也很差。渐渐地我能听懂老师讲课了,学习也越来越好。于是,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们!将来长大了,要为改变苗岭山寨贫穷的面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听着孩子真情的告白,我的眼睛模糊了:贫困,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磨砺了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在我们所资助的贫困生中,虽然家庭的贫困让他们的求学路异常艰难,但这些孩子在困境中不坠青云之志,学习倍加刻苦。我们欣慰地看到一张张成绩优异的报告单;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苗家孩子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和勤奋好学的顽强品质!看着一心渴望读书的孩子,我们的心都在痛啊,我们无数次的在问,为什么山区的孩子连接受教育都成了一种奢望?作为教育工作者,圆他们的上学梦我们责无旁贷!
走进苗寨,感受贫穷与富裕的巨大反差。
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情况,到达金堡小学的第二天,我们走访了部分受助学生家庭。我们随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徒步上山走访受捐助的学生家庭,顶着烈日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热情奔放却又贫穷落后的苗家寨!走进孩子的家庭,我们忘却了爬山的辛苦、忘却了口干舌燥,我们突然间缄默不语:低矮的、遮不住风雨的小木屋、找不到一张像样的小板凳、黑漆漆的墙壁、铺着干草的、凌乱的小床、所谓的现代化家电仅仅是一台小得不能再小的、图像模糊不清、夹杂着"吱吱"噪音的黑白电视……刹那间,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一贫如洗"!好客的苗家人端上了黄瓜,殊不知,这普普通通的黄瓜竟也是孩子们平时难得吃到的。我们的心在痛、我们的震撼无法言说,就是这样的贫穷,可苗族孩子的家长仍然深明大义,就是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
让我们听听家长的心声吧!"我们家住在偏远的大山里,为了全家的生活,我们好不容易在岩石缝里挖出了几块贫瘠的田土来。我们一年四季辛勤地劳动着,可那点微薄的收入却连全家的温饱都难以维持,作为家长,我们尝尽了贫穷与劳累的苦头,又怎么忍心让孩子跟着我们受苦呢?唯一的出路只有让孩子上学,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改变我们大山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眼看着孩子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可家里穷的连锅都揭不开了,到哪里去找孩子的学费啊?正在全家为学费焦急时,金堡小学的老师来到了我们家,他们送来了孩子的入学通知书,还告诉我们:金堡小学得到了南京市逸仙小学"博爱"助学金的资助,学校将用这笔资助金来资助我们穷人家的孩子上学。孩子终于可以上学了,我们全家对于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好心人充满了感激。孩子也很听话,他也知道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无论晴天下雨,他们每天都坚持走十来里的山路去上学,对学习也很认真、刻苦。几年来,我们一直得到你们不断的资助,孩子的学业才得以继续。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像我们这样得到你们资助的孩子也还有很多,所有家长都跟我一样,多想当面向逸仙小学恩人们说声感谢呀!今天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个机会,终于见到了这几年来一>直在默默关心我们的远方的恩人。在此,我代表所有受助学生的家长向你们说声:"谢谢您,恩人!请你们放心,无论多么辛苦,我们都不会让孩子没有学上!"
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大山里的贫穷与落后,可贫穷与落后没有让苗寨人变得愚昧,相反,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使我们看到了山区灿烂的明天!
舞阳河水深千尺,不及苗家逸仙情
看不够青山绿水,忘不了苗族儿女;听不厌婉转山歌,挥不去铜鼓声声……多想再融入大山的怀抱、多想再随着芦笙牵着苗家姑娘的手翩翩起舞、多想再走进苗寨畅饮几杯香甜的米酒呦……从贵州回来已不少时日了,可满腔的激动与震撼一直留存于心之深处!我们感动着苗族孩子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精神;我们感慨着苗家人不畏艰辛,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我们感谢金堡师生对我们周到热情,无微不至的接待。
金堡师生、苗寨人民视我们为"再生父母"!我们的到来使金堡、苗寨沸腾起来!他们穿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盛装,妇女们还梳起了发髻,望着载歌载舞的乡民,听着不绝于耳的苗族乐曲、品尝着迎宾酒,我们激动得溢出了泪水!他们用最高的礼节、最质朴的方式欢迎着远方的客人们,不需要再说什么了,此时此刻,他们的激情感染着我们,驱散了我们所有的疲倦!欢呼声、乐曲声、笑声、掌声……在金堡乡、苗家寨久久回荡!我们要走了,他们握着我们的手激动得泣不成声,他们献上了自家酿的米酒、他们轮流用苗族的礼节虔诚地敬我们喝一口、再喝一口……我们下山了,能歌善舞的苗家姑娘一路跳、一路唱,苗家小伙则放起了鞭炮、敲起了鼓,遇到空地,我们还和他们一起围成圈跳起了锣鼓舞……送了一程又一程、喝了一杯又一杯,山路弯弯道路长,情深意切难分开。
舞阳河水孕育的人民是热情淳朴的,他们有着大山一样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再见了金堡乡!再见了苗家寨!千山万水阻隔不了我们的友情,大山里、苗寨中将处处盛开"博爱"之花。大山里的孩子们啊,你们将永远是我们的牵挂!我们的"博爱"花一定会陪伴你们托起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