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理答的实践研究


南京市2008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编号

 

 

类别

小语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理答的实践研究

课题的界定

理答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行为主要包括积极反应行为(如表扬和鼓励);消极反应行为(如批评和不赞成)、转问(同一问题向另一个同学发问)、探问(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再组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组织、概括)。

课题的

理论依据

1、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

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理答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氛围,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

2、特级教师孙双金曾在一本书中这样阐述教育评价语言:“评价语言在教学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评价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生发展,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3、教师的理答反应,直接关系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否成功,并影响教师的长期教学效果。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理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实验表明,有效理答都直接与学生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可见,注重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发挥评价的功能,注重科学性、可行性、灵活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尽管有关课堂问答行为的研究较为普遍,但研究“如何问”的比较多,研究教师“如何理答”的较少,很多教师或缺少理答意识,或缺乏理答技巧,或缺乏理答机智,因此,研究课堂理答行为对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追求理答的有效性,从字、词着手,关注对话的人文性,巧妙地进行探问和转问,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知识与情感等方面的重组,创造和谐灵动、充满智慧的课堂,让课堂理答发挥有效性,真正起到评定、反馈、激励、促进的作用。积极关注课堂教学理答行为,优化课堂理答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寻影响教师有效理答的因素,试图探索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理答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理答的实践经验,促进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围绕课堂教学中教师理答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为:

      1)理答中表扬行为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研究

      2)理答中的探问和转问行为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研究

      3)理答中再组织行为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研究

      4)教师理答智慧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089——200810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0811——20094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小班化语

文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及其操作策略。

3、总结、结题阶段(20095——20096

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

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观察法:本课题研究是一种“基于课堂、为了课堂、在课堂中”的研究,课堂观察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收集有关理答行为的研究素材。

    反思法:是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并依据有关理论来反思理答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个案法:选择两到三个教师进行重点跟踪研究,研究其理答行为现状及改进策略。

文献法:通过研读文献了解、借鉴有关问答、尤其是理答行为的理论或实践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本人任学校教科室主任,积极参与各课题研究管理,研究的各项课题都已经顺利结题。近几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市级和区级的各类课题的研究,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教师。学校领导都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参与者,学校从各方面大力支持课题研究,邀请专家指导,老师们的研究意识强,科研氛围浓厚,为开展课题研究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课题实验成果形式: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低年级小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内涵、特征研究、方法及其策略研究。

2案例研究。主要通过反思总结,撰写反映低年级小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典型案例2——3个。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