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的“十一五“课题规划,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推进器,坚持教育科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与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人的发展结合,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努力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大力推行校本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着力追求教育科研的实效性,积极营造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新优势。
二、指导原则:
按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十一五”规划要求指导学校教科研的工作;贯彻区教科所和学校领导的部署开展工作;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用集体的智慧促进家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所有课题的开展围绕为教育教学的工作服务;结合学校实际,扬长避短,工作中勇于创新。
三、工作目标:
通过学校教科研的工作,提升学校品牌、练好内功、形成有特色、有名师的名牌学校。
四、工作重点:
1、做好我校“十五”课题的结题和经验推广工作。
2、完成“十一五”课题的申报。
三、主要工作:
上学期放假前,各部门分组进行了讨论。我们这组就学校教科研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讨论出的内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对本学期学校教科研的工作进行了思考。我觉得这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可从四个方面开展:
一、 四个一工程
1品牌工程:弘扬逸仙品牌
2特色工程:突出小班化教育的特色
3名师工程:培养骨干教师、搭建平台
4网站工程:建设逸仙小学网站、对内整合教育资源、对外做好与社会和家长的宣传工作
二、 具体实施方向
(一)、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科研主阵地,抓重点,积极提高研究效益。
协助教导处,抓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研究:着重研究如何让小班化课堂教学亮特色,显实效。小班教师更应转变思想,应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和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小班化课堂教学中以往只重桌椅的摆放形式和表现上热热闹闹的现状。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科研型骨干教师。各学科组开展行之有效的研究,开展随堂听课出实效的研究,把年级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更规范化,做到人人参与、集思广益、课课有收获。
(二)、扎实抓好学校课题研究,促使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结合学校“十一五“规划,制定出学校“十一五”课题计划,以“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为切入点,要求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根据学校的总课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制定相应的子课题,自觉开展“问题就是课题,方法就是成果”的研究。
学校的“十一五”课题着重围绕转化各类问题生进行研究,教科室从三个方面入手:
(1)弘扬逸仙精神特色教育:着重抓校本教材的开发,组织教材编写组修改《孙中山系列教育丛书》,可发动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各类相关资料,整合而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校本教材。
(2)协助德育处,抓班级管理:着重抓23位班主任,对班级中有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的学生经常进行疏导和引导,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建立档案袋,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3)心理教育:着重抓心理教育课题组教师队伍,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建立学校网站:
(1)根据国家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上学期在校长的领导支持下,学校投入了20万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2)利于做好学校的宣传工作
(3)利于做好科研工作,整合学校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校际间的交流、学习等;
(4)利于学校的管理;
(5)利于学生、老师及家长的沟通交流。
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十五”课题结题及经验推广;
2、“十一五”课题论证:
(1)做好调研工作、了解问题和困惑,问题即课题;
(2)召开交流会,商议 “十一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3) 请专家指导、确定课题;
(4)成立课题组,制定“十一五”课题方案。
(5)教师个人制定子课题。
四月份:
1、申报“十一五”课题规划;
2、教师个人确定子课题,制定研究方案,以教研组为单位选定课题;
五月份:
1、实行“请进走出”制度,邀请专家名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同时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课题组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
2、加强教学交流,拓展教研渠道,以切实提高教研质量为目的,与兄弟学校、教科所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六月份:
1、了解各教研组的课题实施情况,提出建议;
2、各课题组交流心得体会,提出做好阶段小结的要求。
七、八月份:
整理资料, 撰写阶段小结、论文、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