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表 皇甫凤兰


编号:             
姓    名
皇甫凤兰
所在学校
南京市逸仙小学
邮  编
210002
性    别
职    称
小高
学  科
语文
文化程度
本科
职    务
副校长
电  话
84400765
课题及
课题界定
课    题: 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体验式教育的策略研究
课题界定:“体验式教育”即: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现代社会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利用少先队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和创新技能,充实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良好交往品质”即:人体交往中所具有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相关能力,具体说要敢于交往、善于交往,克服内向、孤僻,以恰当的方式、方法尊重与他人合作交往,从而学会关爱他人、诚实守信。本课题通过体验式教育活动,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途径,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实践活动学会交往的方法、提高交往的能力和交往的艺术,从而优化学生良好交往品质,
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通过课题研究,力求探索、完善一套体验式教育优化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案,以便指导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研究实践,使学生确实能逐步优化学生的良好的品质,也改变教师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促使本校少先队工作,以致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根据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的少先队要注重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的精神,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决定:在全国少先队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特别是大队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应该运用少先队组织的功能开展切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儿童情趣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等教育体验使自己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知识得到丰富,心理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本课题的实验采取整体设计、全程推进的方法,在此前提下,每月确定一方面的体验内容,并进行检测反馈,进而形成小的活动方案。
1、前期准备阶段(2006.3——2006.4)
利用文献研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小学生心理学理论的书籍,注重积累关爱教育的方法,更新教育观念;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收集师生中喜爱的体验活动内容。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06.5——2006.10)
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根据计划组织开展体验活动,举行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研究和归纳出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若干方法、途径及其研究策略。
3、总结阶段:(2006.11——2006.12)
运用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召开体验活动经验交流,撰写体验活动论文,修改、完善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体验式教育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方法、途径和操作策略。
2、活动案例:主要通过活动总结,反映体验式教育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具体操作活动方案。(影像资料)
 
课题创新
要点
现代家庭结构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家长只普遍注重对孩子的知识技能的培养,看重的是分数、名次,而忽视了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情感的培养。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住,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的个性。该课题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整个研究过程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各项体验活动都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合作交往。创新之处还在于研究的开放,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不局限, 安排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辅导员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互补原理,实施因材施教。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体验式教育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南京市逸仙小学   皇甫凤兰
一、课题的提出
1、根据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的少先队要注重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的精神,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决定:在全国少先队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特别是大队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应该运用少先队组织的功能开展切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儿童情趣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等教育体验使自己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知识得到丰富,心理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2、“交往”是现在社会中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一个有创新、竞争意识的人必须敢于交往,善于交往。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追求高效率、高速度现象,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人际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中华民族传统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品质也趋于淡化。这种社会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现代家庭结构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家长只普遍注重对孩子的知识技能的培养,看重的是分数、名次,而忽视了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情感的培养。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住,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的个性。
3、培养学生交往品质要从小抓起,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其关键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实践活动,从中得到锻炼。
4、本课题通过加强体验教育活动来优化学生良好交往品质,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交往的方法、提高交往的能力和交往的艺术。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体验教育”即: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现代社会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利用少先队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和创新技能,充实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良好交往品质”即:人体交往中所具有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相关能力,具体说要敢于交往、善于交往,克服内向、孤僻,以恰当的方式、方法尊重与他人合作交往,从而学会关爱他人、诚实守信。
根据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的少先队要注重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的精神,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决定:在全国少先队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特别是大队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应该运用少先队组织的功能开展切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儿童情趣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等教育体验使自己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知识得到丰富,心理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力求探索、完善一套体验式教育优化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案,以便指导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研究实践,使学生确实能逐步优化学生的良好的品质,也改变教师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促使本校少先队工作,以致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确定少年儿童良好交往品质的基本培养目标,要在交往情感、品德、能力等研究制定具体的目标体系。侧重体现合作、诚实、关心三个方面。
2、 研究在体验活动中形成良好交往品质的策略。
 3、体验式教育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成功案例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本课题的实验采取整体设计、全程推进的方法,在此前提下,每月确定一方面的体验内容,并进行检测反馈,进而形成小的活动方案。
1、前期准备阶段(2006.3——2006.4)
利用文献研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小学生心理学理论的书籍,注重积累关爱教育的方法,更新教育观念;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收集师生中喜爱的体验活动内容。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06.5——2006.10)
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根据计划组织开展体验活动,举行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研究和归纳出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若干方法、途径及其研究策略。
3、总结阶段:(2006.11——2006.12)
运用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召开体验活动经验交流,撰写体验活动论文,修改、完善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现代家庭结构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家长只普遍注重对孩子的知识技能的培养,看重的是分数、名次,而忽视了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情感的培养。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住,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的个性。该课题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整个研究过程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各项体验活动都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合作交往。创新之处还在于研究的开放,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不局限, 安排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辅导员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互补原理,实施因材施教。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体验式教育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方法、途径和操作策略。
2、活动案例:主要通过活动总结,反映体验式教育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具体操作活动方案。(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