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个人申报表 张影


编号:             
姓    名
张影
所在学校
逸仙小学
邮  编
210002
性    别
职    称
小学高级
学  科
语文
文化程度
大专
职    务
教科研副主任
电  话
13655182371
课题及
课题界定
课    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案例研究
课题界定:教学观影响质量观。教学行为优质高效与否,主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需求。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教改试验历时以久,教师在观念上普遍将新理念作为指导教学实践的准则,但实效上落差较大。绝大多数教师能根据现实生活、学生经验和教学习惯等因素,对教材内容和顺序作适当调整,近一半的教师较多地对课本知识适时适度地向其它学科信息拓展和延伸。可见,在多数教师活化教材的同时,仍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尚未走出教材的桎梏。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等实现最优化教育。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开展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实践研究就是为了使更多的老师走出教材的束缚,以优质的教学设计作为高效教学的前提,切实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促进每个学生能力的提高。
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切实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教师就教材讲教材、不能够走出教材桎梏的狭隘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语文学习资源和各种渠道,以优质的教学设计作为高效教学的保证,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典型的案例。
本课题的研究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主体教育的理论为理论依据。即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将引导学生将可内外知识联系起来,去解读“社会与生活”这本鲜活的百科全书。在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多进行实践活动,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本课
题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2006、3——2006、4)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
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  实施研究阶段(2006、5——2006、10)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
的现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及其操作策略。
3、  总结、结题阶段(2006、11——2006、12)
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
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注重“活化”
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内涵、特征研究、方法及其策略研究。
 
2、案例研究。主要通过反思总结,撰写反映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典型案例2——3个。
课题创新
要点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是针对为数不少的教师不能够走出教材的桎梏,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问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大语文观,把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作为提高小班化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改革与创新。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案例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逸仙小学  张影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观影响质量观。教学行为优质高效与否,主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需求。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教改试验历时以久,教师在观念上普遍将新理念作为指导教学实践的准则,但实效上落差较大。绝大多数教师能根据现实生活、学生经验和教学习惯等因素,对教材内容和顺序作适当调整,近一半的教师较多地对课本知识适时适度地向其它学科信息拓展和延伸。可见,在多数教师活化教材的同时,仍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尚未走出教材的桎梏。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等实现最优化教育。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开展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实践研究就是为了使更多的老师走出教材的束缚,以优质的教学设计作为高效教学的前提,切实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切实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教师就教材讲教材、不能够走出教材桎梏的狭隘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语文学习资源和各种渠道,以优质的教学设计作为高效教学的保证,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典型的案例。
本课题的研究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主体教育的理论为理论依据。即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将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去解读“社会与生活”这本鲜活的百科全书,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基础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切实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教师就教材讲教材、不能够走出教材桎梏的狭隘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语文学习资源和各种渠道,以优质的教学设计作为高效教学的保证,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典型的案例。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内涵、特征研究
2、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3、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方法及其策略研究
4、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典型案例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06、3——2006、4)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06、5——2006、10)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
调查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及其操作策略。
3、总结、结题阶段(2006、11——2006、12)
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是针对为数不少的教师不能够走出教材的桎梏,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问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大语文观,把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作为提高小班化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改革与创新。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3、研究论文。主要阐述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目的意义、方法及其操作途径。
2、案例研究。主要通过反思总结,撰写反映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典型案例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