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逸仙小学2006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俞哓雯


南京市逸仙小学2006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姓    名
俞晓雯
性别
学  科
语文
年龄
31
职    称
小学高级
 
 
文化程度
大学本科
职    务
教师
 
 
课题及
课题界定
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中等生的实践研究
课题界定: 本课题属于语文教学和辅导的范畴,特别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和辅导的范畴内,研究对学生转化的方法。本课题有深刻的现实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中等生是客观而广泛存在的,研究如何提升中等生,有利于促先进,带后进,从而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中等生的涵义,形成原因,转化方法和途径,为落实《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玄武教育的“三先”目标,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重两头,轻中间,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主体教育的理论为理论依据的。即就学生的个体而言的。如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发展,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和提升学生为实,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本课题的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中等生的方法和策略,本课题的研究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06.4~2006.5)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06.5~2006.10)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中等生的提升的方法和策略。
    3、总结、结题阶段(2006.11~2006.12)
    运用经验总结、教育统计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中等生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一线教师从事该项工作提供帮助。
    2、研究案例。主要通过反思总结,撰写反映小学语文教学中中等生的提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典型案例1~2个。
课题创新
要点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是针对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和尖子生的提优工作,却忽视了一大部分的中等生的现状,树立提升中等生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转化工作做实、做好,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中等生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南京市逸仙小学   俞晓雯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一轮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学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而随着课改的深入,问题也日益暴露,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有人是在抓尖子,力求达到“高徒出名师”的目的,有人是在做着大量的转化后进生的工作,用自己的努力阐述着“木桶效应”,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也也对大部分人构成影响。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看,要面向全体学生,探索提升中等生的方法,就是为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大面积的中等生作为突破口,来促先进,带后进,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效益。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通过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中等生的涵义,形成原因,转化方法和途径,为落实《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玄武教育的“三先”目标,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重两头,轻中间,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主体教育的理论为理论依据的。即就学生的个体而言的,如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发展,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和提升学生为实,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中等生的内涵、特征与提升方法和策略,为落实《新课程标准》,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两头,轻中间,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的方法和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教学中中等生的内涵、形成原因和特征的研究。
    2、小学语文教学中中等生现状的调查。
    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中等生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中等生的方法和策略,本课题的研究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06.4~2006.5)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06.5~2006.10)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中等生的提升的方法和策略。
    3、总结、结题阶段(2006.11~2006.12)
    运用经验总结、教育统计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是针对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和尖子生的提优工作,却忽视了一大部分的中等生的现状,树立提升中等生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转化工作做实、做好,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中等生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一线教师从事该项工作提供帮助。
    2、研究案例。主要通过反思总结,撰写反映小学语文教学中中等生的提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典型案例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