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张 娟 |
所在学校 |
南京市逸仙小学 |
邮 编 |
210002 |
性 别 |
女 |
职 称 |
小一 |
学 科 |
数学 |
文化程度 |
本科 |
职 务 |
|
电 话 |
84400765 |
课题及
课题界定 |
课题:小学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自控”的教学研究
课题界定:“教师指导—学生自控”是作为小学教师数学教学基本模式而提出来的。它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确立“教师指导—学生自控”教学思想,主要是强调学生在数学课中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指导、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使学生逐步从他控学习过渡到自控学习,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评价,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培养个性品质、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数学能力,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
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
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自疑”、“自学”、“自测”、“自评”等渠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自主、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索、学会评价、学会反思、学会自我调控。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实现人的差异性发展。
| ||||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
本课题研究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2006.3-2006.4)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 实施研究阶段(2006.5-2006.10)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研究“教师指导——学生自控”的内涵和其操作的基本程序与实施策略。
3、 总结、结题阶段(2006.11-2006.12)
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
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 ||||
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教师指导——学生自控”的内涵和其操作的基本程序与实施策略。
2、研究案例。主要反思总结出“教师指导——学生自控” 操作的基本程序与实施策略3-4个。
| ||||
课题创新
要点 |
“教师指导——学生自控”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承认差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等,引导学生互学、互助、取长补
短,使学生发挥不同的“角色”的作用,正确进行角色定位。 | ||||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
| ||||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