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学习----《四边形》教学片段评析案例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看一段录像。(播放校园景色的录像)这环境大家熟悉吗?这是哪?
师:对,这就是我们学习、活动的校园。大家知道吗?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中,还蕴藏着很多丰富的数学知识呢。比如:地砖、宣传栏的形状,都是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除此之外,在画面中,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图形?(学生通过网络观察画面,找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像地砖,宣传栏的形状,我们都称为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
评析: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为了使学生能轻松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在课的开始,从校园入手,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目光去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校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特别是找图形时,兴趣更加高涨,都想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发现,有的图形学过,而有的还没有学过,学生对这些新的图形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这时,老师抓好这个时机,引入新课。在此环节中,通过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景象画面中找出"图形",的信息,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其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此时学生通过网络、计算机,自己搜索资料,从而获取知识,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教学片段二:
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内容呢?
(学生提问题,教师进行筛选)
师: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 "四边形的特征"及"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这两个问题。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具和提供了网络资源,大家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动手搜索资料,自学有关内容,解决这两个问题。(有)
师:好,请同学看自学要求。
(出示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
2、从信封里找出四边形的图形纸片。)
(学生自主学习。)
……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学习都很认真,但是不是都学会了呢?(学会了)那老师要检查一下,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师:你们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老师想向你们学习学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学生汇报寻找到答案的途径)
师:你们能把四边形的特征再说一遍吗?老师把它记录下来,要不老师待会儿忘记了。(学生说,师板书)
……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找出了四边形,找到了四边形的特征。能说说你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吗?(指名说一说)
师:老师也找来了一些图形(电脑出示),现在需要你们帮忙,帮帮老师从这些图形中,把四边形找出来。(学生找答案,并发表自已的意见)
师:老师还有些疑问,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几个图形是四边形呢?(因为它们都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师:既然是这样,那 ③ 号、 ⑤ 号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呢?
师:你们这样说,老师明白了,但能否简单点,归纳出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四边形的方法来。(学生小结判断四边形的方法)
评析:
提供资源,自主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生借助多媒体软件虚拟的操作实验或使用学具,结合教师提供的操作指导语和启发性提示,进行有计划的感知操作活动,为理解四边形建立表象。
因此,这节课我根据 "双主"教学模式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即:学生主体、教师高层次主导,现代教育技术为传递信息的渠道,使学生在特定的网络资源和实物图片材料等学具中,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筛选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解决问题。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乐于动脑和好习惯。
教学片段三:
师:下面有个活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现在请大家拿出刚才你们找到的四边形,把这些四边形分类。如果小组有有多种分法,可以记录下来,然后汇报。(我们是这样的分的 ……)
师:现在老师把这几个图形搬上屏幕,请观察(出示图形)/
这回轮到老师来提问,考考你,行不行?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2、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点?
( ① 号: …… ② 号: ……)
……
师:你们真厉害,这么难的问题你们都解决了,真了不起!。好了,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收获,并提出还想了解的问题。)
评析:
以人为本,各自发展
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课堂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学生的主体,包括其学习的自主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受到充分的尊重。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形式、多维度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差异,开发潜能,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本节课让学生在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下,通过观察操作,会话交流,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等知识,在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务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创新精神,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