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问“生本”(转载)
-
-
?实行生本教学,学习都由学生自己进行,还要老师干什么?
-
生本教育与传统的师本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老师的工作主要就是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容易、更扎实、更快乐。实行生本教育,老师并非无所事事,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实行生本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作为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要对其他学科知识都要有较全面的了解,更要善于获取各种信息,提高课堂驾驶能力和教学艺术,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学得更好。所以实行生本教育,老师只是不再像过去那样满堂灌,不再是课堂的主演,而是退居幕后的导演。
-
-
?没有时间做前置作业,因此预习不够深入,上课讨论时不知说什么?
-
前置作业、课堂小组讨论是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生本教学功夫在课外而不是在课内。学习主要是由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前置作业进行自学,自己想办法弄清问题。课堂主要是小组交流、成果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交流学习心得、进行思想碰撞、甚至通过激烈的争辩来获得一个正确的看法、观点。
-
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学习、做好前置作业,学校将从整体上调整教学管理以服务于生本教学的开展。比如课余时间(包括双休日)开放图书、阅览室、电脑室,变革自修管理的方式等。同学们要将学习主要放在课外的自学上,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
语文生本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感悟、表达。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有了一定的(或大量的)阅读量,才能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这些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必须要自觉地涉猎广泛的知识。
-
-
?实行生本教学,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小组讨论,很是热闹,但一节课过后,好像没学到什么?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校刚刚开始实践生本教育,同学们也是刚接触、尝试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还不是很熟悉,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一革命化的学习方式。
再说,真的是一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学到吗?我们锻炼了胆量,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倾听、学会了鉴别、学会了思考,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交流、争论,错误的思维得到了纠正,混乱的逻辑得到理清,而且我们还从他人那里得到了更多信息、不同的思想和方法。
-
-
?实行生本教学后,有些同学因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胆量不大,不太积极参与,因此,不太喜欢生本教学方式,该怎么办?
同学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就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那些只会把书读得烂熟的人,那些只会考试得高分的人,而是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不但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更要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创新能力。个人工作、事业的成功不仅要靠智商,更主要的是靠情商(80%),如个人的胆量、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而生本教育要实现的正是德与智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的完美结合,在增进知识的同时,提高我们的情商,锻炼个人的胆量、清晰表达的能力、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等,这在传统的师本教学课堂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本教育,主动转变学习观念、变革学习方式,在生本教育中获得生动自主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
-
?生本教学,由学生自主解疑答疑,但总觉得他们说得不那么好,不全面,有的声音很少,根本听不清,总觉得这样不踏实,还是由老师讲好。
-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正如前面所说是由于同学们刚接触生本教育,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再加上原来没有生本教育的基础,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关键的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
一直以来,同学们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师本教育,因此习惯了听老师讲,由老师牵着走、扶着走,如果没有了老师的指导,自己就不知该如何学习了。但是老师讲得再好,如果个人不主动、不积极,同样也学不好。平常,我们经常听到有同学说,上课时都听得明明白白,但课后却很快又忘记了,如果要应用就更不行了,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老师讲的毕竟不是自己理解的知识。相反,我们平时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经过自己钻研弄明白的问题,会记得相当深刻且清晰,这又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是经过自己的思考真正弄懂了的。因此,如果由老师满堂讲,学习主动的同学可能还会学有所得,如果学生学习不主动,老师讲得又不怎么生动幽默,或是老师所讲的不是学生自己所需的,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
一个基本事实:父母为子女包办得越多,子女的能力就越弱。这是对子女的爱呢还是害呢?同理,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的能力就越差。为什么现在很多同学都不太爱动脑、不想思考问题,因为老师已经代替思考了,老师会给出“标准”答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中国的教育无法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说,在一定角度来看,老师讲得过多,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主、充分发展的权利。
-
因此从个人长远的发展来说,学生必须学会自己走路,尽快抛开“拐杖”。
-
-
?个别科目搞生本还可以,如果科科都搞,既有前置作业,又有课后作业,还要应付各种考试,比以前更辛苦了?
这个问题学校已经考虑到了,如前所述学校将会从全局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以适应生本教育的开展。生本教育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比传统教育更痛苦。但是要搞好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管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下,都需要个人艰苦的付出,企图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
-
?实行生本教学好是好,就是太花时间,速度太慢了,如何赶得上教学进度呢?
-
这其实是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问题。在传统的师本教学方式下,教学进度是有保证了,老师按照自己的计划是完成了教的任务,但是学生是不是都能完成了学的任务了呢?是不是都能把老师所教的学到了呢?如果为了赶进度、保计划,在学生对一个教学点,尤其是重点、难点还没有弄懂、掌握的情况下就过去了,那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何谈起呢?学习能力弱、基础差的同学,可能会进一步积重难返。
-
实行生本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即使速度慢一点,如果能让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又有何妨呢?以学生的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不是以老师的教来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正是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在教学评价上的主要区别。
-
-
?生本教学只适合部分科目,因为学生能力有限,脱离老师,无法自学。
-
这是对生本教育的误解,也是对自我能力认识不足、缺乏信心的表现。正如各学科可以进行传统的师本教育一样,生本教育同样适用于不同学科。学习能力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提高的。要相信自己,要敢于、善于独立学习,自主学习。
-
-
?生本教育只适用于自觉性高、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而对于那些自觉性差的同学,只能让他们变得更加不自觉,使之更加跟不上学习进度,从而学习成绩也跟不上了。
-
不管是什么教学方式,脱离了个人的积极主动、自觉自主,都是无法把学习搞好的。但实践证明,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同学们可以更有效、高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