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以伟人孙中山的号命名的百年老校,学校一直坚持以中山精神为教育的目标,以博爱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努力让博爱的思想能够物化为学校的一草一木,物化为学生的一言一行,能够融入师生的血液之中。但是,博爱的理念怎样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教育行为渗透到师生的心中,通过一次次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地触摸到,我们做了很多探索。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展的亲情系列活动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理念。
1、 背景分析,增强针对性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百娇千宠,不要说让他们博爱天下,就是让他们为别人付出一点点情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冷静地思考一下,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在社会、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创造机会,并且要发动家长也来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对周围的人施爱的机会,让他们的善心不断得到激发,让他们的情感不断得到丰富,让孩子爱父母、爱亲人、爱同学、爱老师、爱社会、爱自然,爱周围的一切,博爱的情怀就会渐渐形成。
基于这个分析,我校开展了系列的亲情教育活动,让孩子经常地去体验和思考家长的艰辛,让孩子经常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孩子主动地为家长做一点事,让孩子成为家长心中的快乐。
2、 活动经过,追求有效性
活动开始前,我们就做了详细的计划,做了精心的安排:每月确定一个亲情活动日,确定一个小切口的活动主题。孩子的情感不可能只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就能够形成,需要的是长期的熏陶,因此这项活动要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开展。我们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孩子在学校六年,情感是一定能够得到比较大的发展的。
三月份,我们结合三八妇女节,让学生回家为妈妈做一次服务。当第一次亲情作业布置后,第二天,我们就收到了一封非常感人的家长来信。家长详细描写了孩子为她打来洗脚水,认真为她洗脚的经过后说:孩子,今天,在妈妈眼里,你不再是一个二年级的不懂事的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带给家长的感动是那样的强烈,这是我们开始没有料到的!之后,在全校师生的集会上,我们宣读了这封家长来信。全校的师生都为之震动,也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
之后的四月份,德育处又布置了一项亲情作业:低年级孩子随家长买一次菜,中高年级小学生由家长陪伴着自主买一次菜。又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的体会竟是那样的多,那样的深!在反馈的学生作品中,在家长和孩子拍摄的照片和DV中,都生动地记叙了孩子们亲身经历的那种场面,那样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有的学生还没有进菜场就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还从来没有感受过家长天天买菜还要经历这一番遭遇,有的干脆拉着家长到超市去买。有的学生在买菜的过程中,冥思苦想,主动求教,思考着今天的营养如何搭配,如何兼顾爸爸妈妈,还有的要兼顾爷爷奶奶的口味和喜好;有的学生蹲在小摊前,认真地与摊贩讨价还价……在大人见怪不怪的事情中,孩子的感受却是这样的深刻,各种各样的情感都交织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之中。
五月的活动也很简单,为辛苦工作一天的父母消除一天的劳累。五年级的一位家长,在收到学校一线通的活动通知后,特地推掉了晚上的应酬,回家享受女儿的这一份特殊的“服务”。活动之后,为父母捶背、按摩、推拿的照片贴满了学校的橱窗,家长和孩子的一张张的笑脸让校园也充满了和谐与快乐。
六一的庆祝会上,家长代表的发言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上四年级,家长觉得孩子从来没有这样热情地关心自己。妈妈偶尔的一次脚扭伤之后,孩子一改往日的无所谓态度,热情地跑前跑后,嘘寒问暖,让家长心里十分温暖。在学生开心的六一活动后,学校让学生送一份亲情礼物,孩子们使出浑身解数,自己动手制作,有小工艺品,有画片,有贺卡、书信等等,大家都表达出对长辈养育恩情的感激之情。
3、 活动思考,把握方向性
思考之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如何实现?博爱的理念是高大的,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如何能够让她渗透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一生享用的财富,我们要找到她的落实点,让她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亲情活动是我们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其实活动中发生的许多现象我们是能够预想到的,但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是,活动竟能够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在家长的内心中产生这样强烈的影响,一些孩子活动中的变化竟会这样的明显。
思考之二,什么样的活动会受到家长欢迎?这个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也曾犹豫过,现在学校都在拼命追求分数,家长是不是会对这样与学习关系不大的频繁的活动心存不满。事实告诉我们,家长是欢迎这样的活动的。孩子和家长的情感密切了,他的内心才会有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学习会成为他们内在的自觉的行为。孩子的主动性得到激发,还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呢?因此,只要我们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和安排我们的工作,是能够得到家长认可的。
思考之三,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一个充满爱心的生命,他能给予社会的必然是奉献,是和谐,是光明。如果孩子连基本的人类情感都不具有,这样的“高才生”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学校要真正立足于人的需要,立足于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脚步就不会踩空,会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脚印,素质教育就能够协调地发展下去。
其实,通过这个活动,值得思考的还有很多很多。对于我校来说,激发学生亲情,渗透博爱理念,营造社会、家庭、学校的和谐,应该是我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