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无限的潜力 第一章 国王的权杖 3


 

你也可以变得欣喜,只要马上采取会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即可。你首先在心中画出令你兴奋的图像,然后改变口气和心语的内容,加上特别的举止和呼吸方式,你就能经历这种状态。在教学中,教会自己和别人运用这种行为的改变,配合心态的改变,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样地,这也适用于同情和爱情等情绪。

或许,你会认为这种刻意安排的内在传送信息,所造成各种情绪的反应过程跟导演的工作很像。不错,他为了确实达到戏剧效果,就得掌握住观众的视觉及听觉。如果他要你害伯,就会提高音调,并出奇不意地在银幕上跳出意想不到的画面;如果他要你兴奋,他也会利用音乐、灯光,以及会有那种效果的画面。即使是同一个素材,导演也可以弄出一部喜剧或悲剧来,全看他是打算如何在银幕上呈现。同理你也可以在自己内心的银幕上做类似的事情,你可以用相同的技巧和手法控制你的心智活动,产生生理的行动。调控自己!通过心理和行为的结合,改变状态。也能够影响他人,比如,你要让别人知道他对你很重要,在心中描绘出你所需要的你的做法,他的反应,同时可以改变对他说话的态度,表情,语言内容。你既可以在脑海里增强灯光和声音,传送积极信息,也可以减弱以传送消极信息,就像斯皮尔博格一样灵巧。

接着要说的可能很不可思议,你或许不相信有一种方法能看透一个人,确知他的想法,或按照自己的意思蓄积你最强有力的各样才能。不过你最好相信,就如100年前,谁能想到人类能登上月亮?在那时你若说从纽约到洛杉矶只要五个小时,怕不有人说你痴人说梦话。但是科技的发展使那些梦想得以成真。甚至于今天还有一家太空公司预言,在十年之内会发展出一种交通工具,从纽约到加州只需12分钟。你在本书中将能学到表现最佳绩效的技巧,帮助你得到你料想不到的才能。

“每一发愤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一份耕耘,两份收获!

表现杰出的人士都是循着一条不变的途径以达成功,我称这条途径为“必定成功公式”。这条公式的第一步是要知道你所求的,也就是要精确地界定你所要的。第二步就是要知道该怎么去做,否则你只是在做梦,应立即采取最有可能达成目标的做法。然而这个方法在实际执行时不一定能奏效,此时就得进行第三步,发展出敏锐感,来辨识各类回馈信号,并尽速从进行中的结果,研判是接近还是远离目标,如果不是预期的结果,你得记录下来,就像你学习其他人的经验一样。接下来你就进入第四步,发展出达成目标的变通能力。如果你仔细留意成功者的做法,他们就是遵循这些步骤。一开始先有目标,否则不可能一发即中;然后采取行动,因为坐而知是不够的;接着是拥有研判能力,知道反馈的性质;然后不断修正、调整、改变他们的做法,直到有效为止。我要什么???必须明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

现在就以斯皮尔博格为例吧!他在36岁时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在影史十大卖座的影片中,他个人囊括四部,包括收入最高的外星人(ET)。他是怎么能在这样年轻的年纪里有此等成就?实在耐人寻味。

斯皮尔博格在十二三岁时就知道,有一天他要成为电影导演。在他17岁那年的某天下午,当他参观环球制片厂后,他的一生改变了。那可不是一次不了了之的参观活动,在他得窥全貌之后,当场他就决定要怎么做。先偷偷摸摸地观看了一场实际电影的拍摄,再与剪辑部的经理长谈了一个小时,然后结束了参观。

对许多人而言,故事就到此为止,但斯皮尔博格可不一样,他有个性,他知道他要什么。从那次参观中,他知道得改变做法。于是第二天,他穿了套西装,提起他老爸的公事包,里头塞了一块三明治和两根糖棒,重回到摄影棚现场,装出他是那里的工作人员。当天他故意地避开了大门守卫,找到一辆废弃的拖车,用一些塑胶字母,在车门上拼成斯皮尔博格、导演等字。然后他利用整个夏天去认识各个导演、编剧、剪辑,终日流连于他梦寐所求的世界里。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习、观察并发展出越来越多关于电影制作的敏锐感来。

终于在20岁那年,他成为正式的电影工作者。他在环球制片厂放映了一部他拍的不错的片子,因而签订了一纸七年的合同,导演一部电视连续剧。终于他的梦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