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眼中的“爱”与“喜欢”


 

想必,当大家进入中、高年级时,思想日臻成熟,肯定对“爱”和“喜欢”的字眼十分敏感。其实,“爱”和“喜欢”在字典里的解释分别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我们一般认为,爱或喜欢的情感一般出现在大人身上,而现在,在我们小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爱与喜欢的情感,其实,这种爱与喜欢不外乎是对某一位同学有好感。

有的高年级同学因为这个问题,天天苦恼、困惑。思索着为什么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我哪里不好,甚至影响了学习,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被父母打,被老师训,更会被自己喜欢的那个同学瞧不起。

还有的同学正好相反,天天都有同学缠着自己玩,也许她会想:我又不喜欢他,他还天天缠着我玩呢,真讨厌。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个同学之间互有好感。

以上这种现象在我们高年级同学中并不是少见的。那么,怎样认识和处理上述问题呢?其实,大多数同学们误把这种单纯的好感理解为“爱”,以为自己这样是早熟,并陷入了无限的自责中。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喜欢和被喜欢两个角度来看,无外乎以下两点:

1、被喜欢的同学,肯定有吸引力,有什么优秀的地方、或与众不同,具有个性。例如他/她学习好,他/她长得靓(帅)或他/她会弹琴,唱歌好听等等,这样的同学引人注目,因此容易被其他同学喜欢。设想,一个邋遢,糟糕的学生谁会喜欢呢?

2、喜欢别人的同学,是对那位同学优点的肯定,因为他/她优秀,自己希望有这样的朋友,所以喜欢他/她。

如果有了以上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和处理呢?下面是我想出的几个办法:

1、把喜欢的情绪化为动力,我们可以想一想,分析分析,自己喜欢的那位同学有什么优点,值得我学习。比如他/她学习认真、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而我却不够踏实,那你就要向那位同学学习,取长补短,更好地完善自己。

2、不断鼓励自己,不去想这件事。我们可以在一张纸上写着“你是一个团结友爱,热爱学习的好孩子。”把她贴在床头或书桌前,常常看看,就像给了自己无形的鼓励,也会更热爱学习。

3、去爬山、游泳或跑步,当自己十分疲倦时,再去洗个澡,大吃一顿,然后对自己说:“好了,从现在开始,忘记过去的一切烦恼,一个崭新的我,一切重新开始。

4、如果自己的父母很开明,可以与父母聊一聊这件事。他们毕竟阅历丰富,经验多的他们会给你些许指导,点亮你成长道路上的路灯。

5、我们不必不允许自己和那个“喜欢”的人在一起玩,其实,好几个朋友在一起玩玩,你就会发现:哦,原来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可爱,各有各的优势,原来,优秀的孩子是谁都喜欢的。

希望同学们将眼中的“喜欢”与“爱”化作动力,享受美好的情感,开拓我们的眼界,吸纳更多的知识,做一个充实,快乐的少年!

 

简评:这是一个在孩子们眼中很敏感的话题。的确,到了中高年级,孩子性别区分能力增强,进入了青春期,有这种朦胧的情愫是很美好的。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情感,正确地处理进入青春期后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指导教师:章莉)

下一篇:我的咨询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