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化教育下的班级管理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温馨快乐的成长场景    

我们的小班,教室布置独特,图书角、植物角、每个孩子的小抽屉、聪明墙、会说话的走廊,教室和走廊布置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五彩斑斓的色调为我们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一个平等的发展空间,一个快乐的成长家园。因此,温馨的成长场景、民主平和的师生关心,使小班化的学生也得到了许多优势。

    1、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关注。小班人数虽减少了,并没有意味着教学压力的减轻。相反,每一个孩子都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关注对象。课堂中,我们学会与学生蹲下身子交流;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更加细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实际,让学生喜欢被关注,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从而从心理上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班级。

    2、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鼓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反思的目光看自己”这是我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虽然“响鼓需要重锤敲”,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把班上30多位同学看成不同质地、不同类型的鼓,需要我们随时调整鼓点,我们相信“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阳光比冬风更有力量。我们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欣赏,不再吝惜赞扬,不再高高在上,师生关系变得民主而和谐。平时只要学生有亮点,我们都会不惜笔墨地大加鼓励,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自信、快乐。

   3、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展示。孩子们纷纷说:“我每节课都要有好多次的发言机会,胆子也变大了。”语文课上的演讲,音乐课上的歌表演,体育课上的赛跑,美术课的小制作,别具一格的特色课外作业,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展示……浓郁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无处不传递着一个信息——小班孩子是班级真正的主人,在这里学生们能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发自内心的大声说出:我能行!

     4、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关注孩子就是关注个性、发展特长,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小班教育为实施个性化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小班人数的减少,为我们更多地走近、接触和了解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对学生的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甚至在学校的活动情况等信息的详尽了解,对于更好地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开展教育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抓住每一次可锻炼的时机,让班级的孩子施展才艺。天使小舞台、一年一次的成长记录,无不让每一位孩子都兴趣昂然,跃跃欲试。

5、让师生获得更多的交流。无论课上、课下、无论是否是班主任,我们都喜欢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语文课后的感悟本、课上小组交流的密切合作、师生博客对话平台的沟通便利、与班主任的周记谈心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教师的精心呵护与细致关爱,从而愿意与老师交朋友,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声。

小班化教育中我们没有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放在首位,而是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力求从深层次上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乐园,让每个学生在小班中快乐成长。

 、密切小班化的家校联系,收获教育强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实现整体的育人目标。为了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我,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家校联系,增进家校互动,就显得至关重要。

     1、加强沟通,让家长做课程改革的监控者。

    我们家长对学校、学生的要求都很高,对老师的要求也很高。同时对学校、老师也十分配合。为了整合家校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会议,交换学生在家庭、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共商新时期育人大计,办学策略。我们还请几位家长作为义工,这学期,我计划邀请做律师的徐少璇爸爸来班级做《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请做警察的余恺璐家长做《安全知识》方面的讲座。我打去电话和他们商量的时候,他们都非常热情,都很乐意接受任务。徐少璇爸爸还说他正准备要给我们学校提议,搞搞《模拟法庭》之类的活动,想让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懂得一些法律知识。

2、加强互动,让家长做课程改革的合作者。

     用家长开放日与家长沟通,把家长请进来,让家长了解老师是怎样与孩子一起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怎么活动,下课后又如何表现。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每学年甚至每学期一次的家访,能让我们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交流起来也更顺畅。

 加强家校联系,家长可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家校之间互相沟通,及时反馈、收集、梳理,以便改进,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三、创建班级特色文化,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

    一个细心的班主任一定能发现,挖掘出属于自己班级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开展特色教育,从而使班级成为一个有特色的优秀集体。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是良好班风的倡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想使全班学生生气勃勃、富有个性,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就应该有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天天向上,形成班级特色。在这方面,我们班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

1 组建“星星”特色中队——“一个都不能少”

201101中队的队员们人人有岗,个个有职。如小小电教员、清洁小卫士、图书管理员……33位队员,33个岗位,33个班级小主人,33个能干小天使。每一个孩子都干得有声有色。瞧:小宁宁,顽皮又好动,一开始学习很不专心,可是他很喜欢电脑,对电脑知识的掌握还真不少,老师就安排他做小小电教员,每次上课前,他都把电脑打开,准备好老师要用的课件。出操前,他又把屏幕关闭。队员们离开课堂,他负责把教室所有的电灯、电风扇关上。在小宁宁的努力下,中队没有在这方面扣分过,而且还经常得到大队部的表扬。小宁宁可自豪啦,听着老师的表扬,他渐渐喜欢上了学习,听讲认真了。每次在集会时,小宁宁特认真,听到值周老师说201101中队规范竞赛又是“红果果”时,小宁宁笑得可灿烂啦!在这个中队里,和小宁宁一样顽皮的,或者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也会因为自己在班级里的岗位工作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变得渐渐自信起来,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可强了。校广播操、眼保健操、小海豹投球、垫网球赛等,中队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而次次争得优胜。师生们还一起创建班级博客,一起设计班徽,博客中“星星指路”、“星星佳作”、“星星学堂”等栏目深受网友们的欢迎。

2、布置“星星”独特家园——“用自己的光彩,照亮自己的星空”

201101中队是外小小班化教育的实验班。面对着这个新兴的教育模式,老师和队员们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翻阅大量的资料,汲取了别人的先进经验,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教室环境:教室两边雪白的瓷砖墙是队员们的识字墙、聪明墙、创造墙,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张贴。他们自己设计生字、词语卡片,贴在墙壁上。课余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队员们围着看墙壁上的卡片,饶有兴趣地给生字找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当小老师,给新词说几句话。聪明墙上,老师和队员们画画写写一些谜语、古诗等图文结合的内容;在创造墙上,队员们任由涂鸦,涂出希望,画出灵感。这些富有童趣的墙壁画廊闪烁着队员们智慧的火花。墙壁后面的是队员们设计的“星星乐园”,师生一起设计内容, “智慧角”上贴着优美词语、文字游戏、趣味问答、名言佳句等有趣有智的问题,“展示角”上展示的是队员们的作品。作品有书法、美术、小制作、日记、队员们自己写的班级通讯等。每位队员几乎都有一件、两件或更多的作品展示着。教室后面是一个个小抽屉,是队员们的成长档案盒,任何时候只要有精彩的作品都可以在这里盛放积累;教室里还设有星星图书角,书籍都是队员们自愿捐献给集体的。队员们随时可以取书阅读,在生活中学会选择学习,汲取知识的甘露。

3、实践“星星”闪光活动——“我们自己的活动,我们自己做主”

每一学期第一个星期的班队课,就是开展队员们民主竞选中队委员的活动。33个队员,几乎人人都上台参加竞选活动,然后有大家无记名投票产生中队干部。班会课,老师先扶后放,现在每一次的中队活动都有队员们自己主持,老师则是看台前的观众,瞧:队员们主持的活动内容纷呈,有 “有趣的亲子水果拼盘” 、“李、杜古诗擂台赛”、“寻找大师童年的故事”、“妈妈,我爱你”、“我有一双巧巧手”…… 在活动中,队员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特长。瞧:小杰仕、鲍怡婷被大家称为小小书法家;小尤嘉、小骋骋被大家称为小小画家,中队就为向他们这样有特长的队员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他们举办个人书法展、个人画画展,还给写作感兴趣的队员举办个人习作展,并组建钢琴演奏队,参加学校的钢琴表演,欧苗、岚岚等几位同学还时常在钢琴演奏赛中取得奖状呢。大家都在活动中成长着,快乐着。

201101中队的队员们每天有一项特殊的作业—— “天天好事”。那是队员们学会感恩所使用的一个独特的办法。队员们每天回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如为爸爸妈妈擦鞋、捶背、收拾房间等等。队员们天天认真地做着好事,感受着 “帮助别人”的快乐,成就着一颗颗感恩的心。这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肯定和赞赏。现在队员们做好事已成为了一种习惯。其他的中队都纷纷仿效。

4.分享“星星”快乐学习——“你照亮我,我照亮你。让我们共同进步!”

201101中队里有两个接受能力非常弱的小姑娘。老师指导一遍同学们就会的题目,她们竟然要指导五六遍,甚至十几遍才会做。老师没有放弃她,队员们也没有放弃她。而是特别关注、厚爱她。让学习成绩最好的队员与她们同桌,课堂上,老师设计简单的提问让她回答,课余,老师和队员们辅导她们的作业。师生随时找出她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她们,鼓励她们,让她们在学习上树立自信。这两个队员在大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习积极性有了提高,成绩也进步了。

队员们老师有个美丽约定,叫“温馨提醒”。每当老师忍不住要发火时,在场的队员们一定会来个温馨提醒:“老师,请您别生气,有事情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在201101中队里就会看见这和谐温馨的一幕。有了这个“温馨提醒”,师生之间的心与心贴得更紧了。此外,我在班中设置了“星星留言本”,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畅所欲言,既能向老师同学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也能倾诉生活、学习中快乐与烦恼,“星星留言本”已成为我们班学生间联系感情的纽带,师生间架起心灵的桥梁。这些丰富多彩的班级竞赛和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班集体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大家一起共同快乐地进步着。

对小班的管理我们虽然尚在探索中,但一直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去寻找和探求更好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模式,使学生在小班教育中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