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化小班教育研究的深化
- 发布时间:2006-04-27 10:36
-
作者:系统管理员
- 浏览量:1971
-
现代化小班教育的产生背景
小班教育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的私塾和在农村由于生源的限制而产生的小班教育,和现在要发展的现代化小班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
现代化小班教育是当代人们从现代化的需要出发,依据现代教育理念,自觉地将班级人数控制在比较小范围内的主动行为。由于它的最根本的性质是现代化教育,不同于前述的小班教育,因此界定为现代化小班教育。
现代化小班教育的产生,恰逢历史上难得的特殊机遇,四个重要的条件同时具备:一是生员减少,二是独生子女强烈需求优质教育,三是家庭经济实力的提高,四是第三次教育革命来到,现代教育思想得到有力的传播。而第四点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因为如果没有第四点,单纯本着教育经济核算成本效益的原则,维持大班强化应试教育,就会成为最理想的选择。
小班教育的开创阶段已经渡过,在环境布置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目前普遍地感到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尽快深化小班教育研究,以迎接小班教育逐步扩大的形势。
小班本身的特性
深化小班教育研究,首先必须分析小班本身的特性。我认为小班的特性主要有五个:即小班有四个可能的(即非现实性的,潜在的)优势和一个劣势。
空间优势:每个学生对空间的占有相对增加,小班有可能开展参与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提高,内容更加丰富的活动;这将有利于更生动、更充分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安排正确的内容,提高活动质量,有效的利用空间,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小班空间优势的可能性才能变成现实性。
时间优势:虽然每个学生似乎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人最宝贵的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语),关键是学生得到能解决自己需要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提问,发言,展示自己,尤其是得到教师针对个性的辅导,小班每个学生对时间的占有将相对增加。
资源优势:一方面小班每个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占有相对增加。小班有条件人人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另一方面教师有精力为每个学生选择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资源。
人际交往优势:这一点对小班是更本质的优势。空间、时间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有质量的互动,则很难发挥出它们的潜力。教师关注每一个孩子,情感交流的真诚、密度和强度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
对于学生来说,小班使它们拥有更好的心理环境:少数亲密朋友之间的交往,会使心理压力减轻;对教师来说人际关系的优势有利于工作能及时反馈,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发展个性;目标集中,更有计划。
学生资源劣势--小班的学生数量少,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它的劣势。因为学生同样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生生互动的资源少(包括优秀学生的数量少),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因此小班教育应该是各种形式并存,在必要的时候要考虑联合举办一些大型活动。
现代化小班教育的研究任务
挖掘小班潜力,将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扬长补短,发扬四个优势,弥补一个劣势,认真地进行育人的实验,使小班教育的理论、策略、方法不断深化,为推动素质教育服务。
小班教育研究深化的方向
小班教育研究的深化只能在小班教育的实践中进行,小班教育的先进理念创造了新的举措;而小班教育的新举措又为发展新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需要深化的问题
(1) 小班教育的理论与策略
(2) 适合小班教育理念的教材
(3) 合格的小班教育教师队伍
(4) 评价与管理
(5) 与家庭的合作
(6) 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7) 推动小班教育发展的政策(如师生比,中小学衔接,物质条件)
(8) 小班教育发展的未来
2,小班教育研究深化的三个重点问题
(1) 教育资源的选择与超越--适合不同学生自我发展
师生互动学好教材,超越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有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
?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来自生活的各种基础,根据学的规律来设计教育。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知识发展的需要)给学生。不但满足共性要求,而且满足个性要求。
? 目前教的太多、太细,把学生和教师都束缚起来。应该是先学后教,教少学多,多动少讲。基础知识要尽可能精简,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
要让整体状态有生命力的知识和学生整个的生命体验碰撞,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
(2)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要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关键是两个(动脑与展开活动)动起来
观察学生(教师心中有学生)--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动"了解学生的基础)?
发现发展(教师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服务)--师生共同来发现?
分析原因(教师要寻找学生发展的内部原因)--发动同学也来分析?
? 引导学生(教师起镜子作用:赞赏、支持、纠正------;灯塔作用:人格榜样,酿造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前沿信息;给学生提供空间、时间与其他条件)--激发学生参与,鼓励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案。
评价学生--发动学生互评、自评。?
(2) 教与学的评价与管理
要相信教师并超越教师;提倡规范加创新的评价与管理。
发展性评价;由师生的共同管理发展到学生的自我管理;?
多元评价,多角度评价;?
分层评价,分层管理?
3,为什么要重点研究三个问题
(1)深化小班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自我发展(自我只能在关系中发展,也就是在师生、生生、亲子、社会交往关系中发展)?
全面发展(掌握综合知识,发展多元智能、)?
全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个性的发展)?
(3) 小班教育的三个重点研究处处针对我们的目的。它们之间关系如下:
研究内容
达到目的 选择与超越教育资源
师生互动 评价与管理
自我发展 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 从师生共生中走向独立(镜子作用,灯塔作用) 发展性评价;由共同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
全面发展 开放、综合、多元的教材 德智体美全方位互动(一专多能)社会、网络 多元评价,多角度评价;
全体发展 针对不同个性的教材 个别、小组、集体有机结合的互动 分层评价,分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