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小学小班课题专题小结——体验式爱的教育点滴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行与知之间存在着辩证对应的关系,而体验又是新时期少先队活动主要形式和载体,因此我们在确定课题时,在爱的教育之前,加上了“体验”二字,我们期望体验能付予传统的爱的教育新的内涵,新的外延,让教育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在参与这个课题时,主要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体验式活动,现简单小结如下。
 
一、在体验中认识爱的含义
    人类之爱,博大精深。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爱的理解也不相同。要学生学会去爱,首先就要学生知道什么是爱,如何表现爱,让他能够感受到爱,这样,才能去爱别人。
读爱的美文。开放学生阅览室,充实班级图书角,保证学生阅读课,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名家美文中漫游,感觉什么是爱,哪些是爱,知道母子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都存在着爱,甚至陌生的人与人之间,都有一种人性之爱。
学爱的名人。古往今来,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敢爱、会爱、博爱的名人、伟人,人们利用橱窗、广播、影视等形式让学生认识这些人,了解他们的典型事例,让学生认识爱的丰富内涵、不同层面。
做爱的老师。被爱的人才会去爱别人,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爱,老师就要爱每一个学生。我们组织老师为困难学生捐款;组织老师走入学生家庭;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参与选择活动和组织活动,让他们做真正的小主人……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生如沐春风,身心健康愉快,才会拥有一颗爱的心。
 
二、在体验中实践爱的力量
    深入了解爱的含义之后,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创设了各种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爱,实践爱。
趣味体育竞赛。往常的体育比赛往往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竞争意识,而在我们在举行这种活动时,常常开动脑筋,翻新花样,办成需要团结合作的趣味比赛,学生在激烈的比赛的同时体会到相互关爱, 团结合作,才是胜利的关键,爱无往而不胜。
手拉手结队。每个班都有几个后进生,学习上困难,平时也没人理他,孤独地自己和自己玩。我们开展了手拉手帮帮好朋友的活动。号召大家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与此同时后进生交朋友,首先在活动中,生活上关心他们,渐渐带动他的学习和习惯,大家从他身上的进步就可以看出爱可以使一个人有多大的改变。
外出活动。在安排学生春、秋游或是一些外出实践活动时,我们都仔细考虑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各年级的军训;六年级爬山、拓展训练;活动时以大带小、拥挤时以大让小……当同学学看到信赖、赞许、崇拜的眼神,当同学征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在顶峰欢呼,当发现自己能出乎自己意料之外,同学们内心充满了自豪和骄傲,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在心中增长,从而更加爱自己、爱别人、爱生活。
 
三、在体验中体会爱的乐趣
    爱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做家务得不到报酬,可以换来父母辛慰的笑容;为同学服务也许很烦,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到社区打扫卫生真的很累,却能让我们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让大家心情愉快,这都是爱带来的乐趣,爱带来的幸福。
教师节我们发动同学自制礼物;“三 八”节组织孩子为妈妈做一件体现你爱她的事;“六 一”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端午节我们带着蛋糕来到敬老院;“八 一”节我们准备了歌舞来到军营;假期我们带着礼物走进孤儿院;春节我们看望医生、病人、交警。开心的微笑,真心的感激,一张张笑脸,一滴滴泪水,这也是爱带来的乐趣,爱带来的幸福。
同学们了解了爱别人就能让别人更爱你。认识到爱是付出,付出收获的是快乐。
 
四、在体验中养成爱的习惯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体会了爱,领悟了爱,学会了爱,那么,我们接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拥有爱的勇气和习惯,能够用一颗充满爱的心来指导平时的行动,对事物进行评价。这种效果靠急风骤雨般的教育是达不到的,需要的是一种长抓不懈,松而不怠的教育方式。为此我们设计了值周班、流动红旗、月优秀评选、爱心小标兵评比等活动,设立了孙中山奖学金,做到天天有要求、周周有目标,月月有评比,年年树典型,使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别人、爱祖国、爱学习的教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让爱内化成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优秀品质。
 
 
      逸仙小学大队部

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