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育今年推出“七大新政”


□通讯员 施娇 金陵晚报记者 刘家智
    【金陵晚报报道】 昨天,《南京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市教育局提出今年将重点实施"七大新政",积极推进全国教育名城创建。
新政一:素质教育"深水领航"
    全市将继续以全面育人为根本,重点通过课程改革、小班化教育、发展性评价和"三创"教育"四轮驱动",助推全市素质教育实践不断深化。
新政二:职业教育"提档升级"
    今年将高起点规划职业教育布局,安排20%以上的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学校发展。继续开展"促就业、助致富"培训工程,免费培训3万名下岗、转岗职工和3万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5万名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启动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完成社区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培训80万人次。
新政三:农村教育"雪中送炭"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有10个乡镇达到扶持计划规定的标准。继续开展"千名农村教师(校长)进城"免费培训工作;继续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试点工作。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城乡教育和学校对口支援制度,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
新政四:教师队伍"非本科不进" 
    从今年起,全市16000余名班主任津贴由每月12元增加到120元;17000多名在农村任教的市优秀青年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将享受200-1200元不等的"政府津贴";教师住房补贴将一次性发放到位,尽快解决教职工保险问题。2007年开始,中小学新进教师全面实现本科化。选拔200名骨干教师、教育管理干部进修深造。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中教师达到12%,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具有国际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人数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
新政五:各类招生"惠民为本"
    "小升初"继续实行免试入学;初中升高中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国家级示范高中、三星级以上高中将拿出不低于去年招生计划的比例向郊县农村中学招生;全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所有学生招生,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初中原则上恢复公办性质招生。开展学历证书自学考试20万人次,非学历证书考试7万人次。
新政六:寒门学子"就学无忧"
    从新年新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开始走向"政府买单",市级财政将新增投入680多万元,对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就学减免范围扩大为免除杂费、课本费、社会实践活动费等六项;从2007年起,对农村在校学生减免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从2010年起,全市还将对在校学生减免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和课本费。各区县也将结合实际陆续出台有关义务教育减免政策。
新政七:实施"职教助学计划"
    资助就读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从去年的300名增至800名。对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学生实行100%接纳并免除教育费用。对接纳进城务工就业民工子女就读的小学和初中,分别按每生每年120元和180元的标准实行经费补助,进一步扩大公办学校接受民工子女就读比例。
    今年,全市中小学将完成30万平方米校舍建设和100万平方米校舍维修工作,建设总量与去年大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