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述职报告吴卓


新起点、新挑战、新征程

----2020年吴卓个人述职报告

2020年是被疫情改变的一年,因为医护工作者的逆行,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托起了希望。全球各种冲突的缠绕,一波又一波的突变,学校工作也正走向如何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转型,艰难而复杂。

对于我们逸仙小学来说,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1月15日我们终于搬进了期待已久的美丽的新校。新开始,迎来许多的新调整,也将开启重振百年文化的新征程,回顾过去的一年迈出的每一步都不容易,现将我一年努力的总结如下:

一、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化与落实

工作中,我始终能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沿着正确的个轨道前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端正思想、摆正位置、担当责任、勇于奉献。始终能够做到廉洁自律,凡属职责范围内的“三重一大”事项,都应该集体讨论决定,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学校事务无论大小,都能尊重教师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表决权。

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努力用共同理想的信念把全体教师凝聚起来,凝聚全体教师共同的价值追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师生共同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学校文化内涵的厚植与发扬 

近年来,我持续深入地进行着学校文化的梳理和研究,既有文献的研究也有和教师的交流访谈,一轮轮专家的指导打磨,逐渐厘清了逸仙小学的博爱教育新内涵。逸仙小学的博爱教育,是将博爱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孙中山先生主张的博爱精神创新性结合。它是以“以人为本,博爱无类”为起点,以“尚善求美,博爱有方”为路径,以”立己达人,博爱大公”为方向,强调从小我出发,寻求更大的社会价值与自我实现。每经历一次专家的打磨就要经历一次推翻和重构,已经数不清多少轮, 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看着思路不断清晰又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三、博爱课程的梳理与建构 

基于逸仙小学博爱教育理念的博爱课程也正在进一步的梳理与凝练中,本学期我们也将前期关于博爱课程建构的课程体系向南大的教授、市区的领导进行了多次的汇报,听取他们的建议。对于校园文化的深化研究得到了专家团队的高度赞赏,但是专家认为之前课程框架的太全面,弱化了“博爱”的特色,于是又开始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新一轮的重构。学校课程的架构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设计,还需自下而上的实践与探索。本学期从一年级新生入学课程到艺术月的爱国主义特色课程的尝试,我努力和老师们一起讨论共创,不仅看到了课程成功的实践,更能看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的攀升,有了和老师们一起共同的努力下,推进了学校博爱课程体系的建构。

四、学习者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本学期“学习者课堂”的实践与变革的也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无论是课堂观察、学生调查、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都倾注了学校很多教师的心血。我始终努力和老师们一起探索一起研究,老师遇到困难我也愿意主动思考给出建议,或者协助联系校外的专家给予指导,努力创造交流与分享的机会,更好的让研究成果辐射开来。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博爱务实是逸仙小学的校训,也是逸仙人一贯的工作作风,秉承着求本务实态度。这一年我努力将理想与现实融为一体,从校园文化环境的规划建设到博爱文化的重塑,博爱课程的完善,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行系统的构建,努力站在新的起点为学校开启新的征程。

两点反思:

1、教学是有规律的,但是教学又是有自由的,在规律和自由当中老师可以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空间。给老师是自由,老师一定会还给我们不一样的奇迹。学校课程探索的、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看到了老师的智慧创造的奇迹。但是从课程到课堂教学的研究全新的探索都需要更多的时间,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参与试验的老师忙得不亦乐乎,没有停下来歇一歇想一想的时间。自由的空间也会减少,或许这是在学校在经历教育教学的变革时候必须要面临的阵痛吧,自己也总是觉得疲惫不堪,如何协调,而不是让老师不断地被内卷,我想必须尽快的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才能提前做好规划。虽然这不仅仅是靠学校的努力可以做到的,但是作为校长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尽可能的注意到这个问题,做好协调规划与管理。

2、进一步提升自己学校文化构建与课程建设的能力。通过三年多的努力,自己也在不断努力的学习中,对于学校文化和课程的梳理正在走向清晰。但是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深知自己对于学校整体管理、文化建构和课程建设的能力必然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以及发展的品质,我觉得这些能力还是我亟待加强的。另外还要不断加强现有研究成果提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