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项目化设计领衔人物杨健校长来我校莅临指导关于项目化学习“走进”艺术月活动流程设计座谈会,我校吴卓校长以及各年级项目化设计老师均参与本次座谈会。
一
低年级汇报——把红歌唱进艺术月
座谈会上,低年级团队代表许晗冰老师首先分享了一二年级的项目化设计想法,通过童声唱响红歌走进艺术月,把红歌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形成内驱力,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歌曲进行公演。为此设计了驱动型问题雏形“什么样的红歌我们爱唱”并由此出发,开始前期准备工作。老师要先充分了解红歌知识,并在午休、课间播放红色歌曲,让学生有初步印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选择自己爱唱的歌曲并完成气泡图,寻找歌曲合伙人,结成合作小组,完成“心有灵犀生生互动。”接下来,由二年级学生走进一年级班级,大手牵小手共同学习红歌,并自主寻找这首歌曲背后的红色背景,故事等……最终通过公开投票选出的年级公演曲目。杨校长充分肯定了学科组的流程设计,提出要把驱动型问题设计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对于一二年级理解红歌的红色内涵有难度,不如从红色入手,寻找距离学生最近的红。这就是红领巾,并以此为切入点,将驱动型问题设计为“唱什么歌给红领巾?”使得问题更加具有情境真实性。同时可以加入设计采访爷爷奶奶,社区工作人员,老师等,请他们推荐喜爱的红歌。杨校长特意强调要改变评判标准,不追求公演的整齐划一,更好注重孩子在探寻过程中的成长和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二
中年级汇报——让“追梦人”走进艺术月
接着,中年级团队代表教师章文倩老师和刘媛媛老师汇报了三四年级的项目化设计。他们从“追梦人”出发,引导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追梦英雄,用采访,小视频,绘制小报等方式整理汇总身边的普通英雄。然后采用演讲比赛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追梦人的理解,最后进行思辨讨论,什么样的人是追梦人。杨老师认为这个驱动型问题有点脱离学生生活,梦相对而言比较虚无缥缈,学生探究的兴趣会稍弱,建议改为“寻找我的社区英雄”,并与梅园小区合作,采访此区里的讲解员、清洁工、片儿警等,从生活出发,用演讲的方式重新演绎社区英雄的不平凡的事迹。
三
高年级汇报——请“小英雄雨来”演进艺术月
最后,高年级团队代表教师张娴老师汇报了五六年级的项目化设计。他们从课本出发,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从书本搬到生活中来,自主设计剧本,道具,场景等进行改编演绎。杨校肯定了该方案的生动有趣,希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联合两个年级,6个小组进行pk竞赛,让学生设计所有流程,让学生分成道具组,设计组,预算组等,竞演出最佳方案。
四
终章
经过杨建校长的悉心指导,我校各位老师对此次艺术月的项目化设计更加了然于胸。此次座谈会基本构建了未来红色艺术月的整体框架。明确了一切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活动初心。艺术月项目化设计的所有活动将引导学生从驱动型问题出发,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多元思维为基础,让成就感推动自主学习,在合作和竞争中成长,在有限的条件里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创造,最终形成了积极的人生算法。期待学生造未来的红色艺术月活动中的精彩表现!
通讯:吴青青